高考倒计时,能否考上心仪的大学,除了平常的基本功、考场的发挥,还有报考志愿的博弈。零点指标数据最新调查发现:在孩子已经参加过高考的家庭中,填报志愿时74.3%是由孩子说了算;在专业选择上,有过大学教育经历的家长比其他受访者更看重“就业前景”这一因素(接受过大学教育:52.7%;没接受过大学教育:46.8%)。
高考报志愿,超七成家庭由孩子做主
调查显示:在有孩子参加过高考的家庭中,74.3%表示高考填志愿主要是孩子说了算,20.7%由家长做主,还有3.4%是老师拿主意。
通过对比发现,家长学历越高,在报考志愿过程中对孩子的“干预”会相对多一些。在高学历受访者中,表示孩子高考报志愿时主要是家长说了算的比例达到24.2%,高出低学历受访者十个百分点。零点指标数据2012年最新推出的《0~14岁儿童生活形态及消费研究报告》也指出,高学历家长更倾向于“为子女规划好未来发展的道路”而不是“放手让子女自己追求梦想”(高学历家长32.3% vs. 总体23.9%)。
附图 你家孩子高考填报志愿时,当时主要是谁说了算?
填志愿:专业比学校优先,“就业”比兴趣重要
在选择大学和专业时,如果好大学和好专业不能兼得,您比较倾向于哪个选择?48%受访者认为专业优先,44%认为学校优先。
当被问及如何选择专业时,47.7%受访者表示最重要 “就业前景”,其次是“兴趣”(38.6%)。但是,进一步研究发现,孩子已经高考过的家长在谈及对孩子大学专业的选择上对“兴趣”更为看重(44%),高出今年有孩子高考的家长十个百分点。
附图 您认为选择大学专业时,最重要的因素有哪些?(限选两项)
2011年底,中国教育部宣布计划逐步缩小或取消连续两年就业率低于60%的专业。零点本次调查发现,65.5%受访居民表示支持“高校取消就业率低的专业”,明确表示反对的仅24.8%。通过学历对比来看,过半高学历群体(61.2%)支持。高考将与就业直接无缝衔接,在志愿报考中重点考虑就业前景无可厚非,但是否就仅此一虑?
背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12年4月~5月针对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5个城市的1627名18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58%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