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我们将迎来又一个中国人口日,老龄化话题再次引起关注。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2年老龄化调查显示:“与家人有更多的相处时间”,“可以到处旅游”和“有更多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公众认可的变老的三大好处;中青年群体对未来老年生活的预期优于老年人的实际感受;同美国人相比,国人对老年生活预期更为乐观。
变老的三大好处:经营家庭、到处旅游、培养爱好
衰老是把双刃剑,有人认为晚年生活是凄惨的,有人却把它作为重塑生活方式的重要阶段。本次调查显示,公众认为变老的三大好处是:“与家人有更多的相处时间”(83%)、“可以到处旅游”(81.6%)和“有更多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80.7%),综合看来老年生活带来的最大益处是更高的闲暇时间支配度。
完美变老?现实不及理想有爱
虽然人们认同老年生活有种种好处,但与当前老年人生活现状相比,60岁以下的“未老族”似乎把老年生活想象地过于美好,主要有三大误区:
误区一:老了不用工作。在60岁以下公众中,75.1%的人认为不用工作是变老的一大好处,而在60岁以上人群中,仅62.7%的受访者持相同意见。零点2011中国城市老年人生活形态及消费行为调查也显示,8.9%的老人仍在工作,缓解经济压力及解闷是老年人继续工作的两大主因。
误区二:老了有时间培养兴趣爱好。81.1%的未老族认为人到老年便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了,而老年人中持相同看法的比例低了5.6个百分点。
误区二:老了会更受人尊重。69.5%的60岁以下公众认为变老的一大好处是会更受人尊重,而老年人中64.5%的这样认为,即年轻人对老年人社会地位的预期高于老年人的自我判断。
老年生活:中国人比美国人更乐观
与2009年PEW研究中心的同题调查相比,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老年生活,无论年轻还是年长,中国人都比美国人更乐观。
在中青年群体中,中国人认为年老后不用工作(中:75.1%;美:58.3%。下同),生活压力减小(79.8%-64%)以及更受人尊重(69.5%-56.7%)的比例均高出美国人十多个百分点。
在老年人群体中,除了“不用工作”之外,中国老年人对老年生活各项好处的认可均超过美国老年人。其中,“可以到处旅游”、“可以重新找一份工作”、“可以参与志愿活动”和“生活压力减小”的比例差异甚至超过两成。
附图 中美两国公众对变老好处的认可差异
注:零点2012年老龄化将60岁及以上受访者定义为老年人,美国PEW研究中心2009年同题调查将65岁及以上受访者定义为老年人
数据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2012年老龄化调查 PEW研究中心2009年调查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12年4月~5月针对北京、上海、成都、沈阳、西安5个城市的1627名18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58%。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