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战歌刚止,狼爸争端又起。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有多少狼性成分?农村和城市父母的教育狼性有什么不同?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六一儿童节主题调查发现:82.5%的父母固执认为自己知道怎样对孩子更好;农村父母更赞成孩子不打不成材;30.8%的城市父母喜欢借着自身的经验为子女规划未来道路。
82.5%的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很固执
固执而不开放,是虎妈和狼爸的重要共同点。对于“我知道怎样做对孩子更好”,超八成父母表示十分认同。
进一步调查显示,农村父母更固执,85.7%认同此观点,比例高于城市(76.8%)和小城镇(81.4%);同时,随着父母学历升高,固执程度也在降低。(低学历:83.9%;中等学历:82.4%;高学历:65.7%;)。这一方面体现他们对自己教育理念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表现了某种固执。
体罚、干涉未来和不守信是狼性教育三宗罪
对于狼性教育的其他几方面表现,父母最容易犯戒的有三条:“敢下手”(27.3%不打不成材10.7%;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16.6%)、“爱限制”(19.9%)和“乱张嘴”(16.6%)。
资料来源: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2012年儿童节主题调查”。
进一步分析显示,城市和农村父母的教育理念,狼性成分有不同:
“敢下手”:农村父母更相信“不打不成材”。11.9%农村父母赞同“不打不成材”,而只有7.3%的城市父母持相同观点;同时,农村父母认同“打一棍子给一个甜枣”的比例(20.7%)也高出城市父母(7.1%)10多个百分点。在这一点上,小城镇父母更认同农村父母。
“爱限制”:朋友和未来,城市父母更爱两手抓。在子女未来发展方向上、择友等,城市父母都对孩子有所管束干涉更多。本次调查显示,城市和小城镇父母总会借着自身的经验规划子女的未来道路(城市:30.8%,小城镇:22.6%,农村:21%),甚至会干涉子女的交友圈(城市:12.4%,小城镇:9.1%,农村:10.2%)。
“敢张嘴”: 24.1%的农村父母不守信。对于给孩子承诺,农村父母不那么谨慎。24.1%的农村父母赞同“为了让孩子听话可以先承诺一些办不到的事”,这个比例高于城市和小城镇父母(城市:17.2%,小城镇:13.4%)。
背景说明: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于2012年3月~4月针对北京、上海、重庆在内的12个城市,福建南平邵武、辽宁营口大石桥在内的12个小城镇及其下属的12个农村的3175名18周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的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13%。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