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接触率”则是考察政府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反映了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情况,另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对公众公共服务需求的提供情况。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表示与政府部门有过接触的公众比例为11.9%,较2009年(10.6%)略高,与2007年(11.5%)基本持平。
-
缴费和社会福利问题分别成为城乡居民与政府接触的新焦点
通过公众与政府接触的原因分析发现:2007-2011年间,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居民与政府接触的首要原因都是办证件,接触率保持在三成以上(2009年小城镇地区除外,办证件的比例仅为9.7%)。城市居民因为社会福利待遇问题、房屋拆迁问题、住房问题、就业/失业问题和缴费与政府接触的比例较高(均在15%以上),其中因为缴费(7.6%→14.6%→17.7%)与政府的接触的比例提升明显;而小城镇(10.2%→7.3%→26.8%)和农村居民(11.1%→11.2%→25.7%)因为社会福利待遇问题与政府接触的比例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附图 2007-2011年公众与政府接触原因比较
注:此题为多选题,应答比例之和大于100%。
-
公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下降
政府在加大公共服务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覆盖率的同时,公众对与政府接触的满意度却持续下降。2007、2009、2011年就公众与政府接触满意度的调查显示:城市(54.2%→61.6%→53.4%)和农村居民(50.0%→54.5%→46.7%)与政府接触的满意度在2009年达到峰值后在2011年出现下降,小城镇居民的政府服务满意度则是连年下降(79.5%→51.1%→45.3%)。
如何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增加公共服务的同时又让公众满意将是政府下一阶段工作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附图 2007-2011年公众与政府接触满意度比较
技术说明:2011年零点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公共服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南通8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镇、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下辖的农村、湖北武汉黄陂下辖的农村地区总计16-60岁4171常住市民进行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65%。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