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政府服务调查显示:近七成公众(68.8%)认为媒体在反腐方面发挥了好的作用。其中,微博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事实上,微博在2011年公安打拐和以“郭美美事件”为代表的中国红十字会涉腐案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都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
调查显示: 65.2%的公众认为微博上公布的反腐信息是“可信的”,其中近一成(8.8%)认为 “非常可信”。在对微博反腐信息高度信任前提下,当公众本身遭遇腐败问题时,有近四成(36.6%)表示肯定会在微博上进行披露,46.7%的公众表示可能会披露,二者的总体比例之和超过八成。
研究还发现,即使公众本身没有遭遇过腐败现象,但对于别人在微博上举报的反腐信息,也显示出了一定的主动性和活跃性。其中,近半数的公众表现出积极态度:7.6%的人会参与传播,24.3%的人会参与评论,18.3%的人表示会核实信息以决定下一步行为;四成左右(38.4%)公众较为保守,会关注信息但不做任何参与;只有15.1%的人表示不会关注。可见,微博的反腐功能在不断被公众所接纳同时,也逐渐成为社会监督、抗击腐败的新阵地。
对于微博反腐的未来发展,公众抱有很大的信心和期待。调查显示:累计有56.7%的公众认为微博在反腐方面会发挥大作用。其中,高学历群体对微博反腐作用的认可度高于中、低学历群体,三者比例依次为:63.3%,56.6%和50.1%。
技术说明: 2011年零点中国居民评价政府及公共服务调查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南通8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镇、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下辖的农村、湖北武汉黄陂下辖的农村地区总计16-60岁4171常住市民进行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65%。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