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2日,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与二十一世纪传媒共同发布《2010-2011年度21世纪商学院竞争力调研报告》。在中国各大EMBA、MBA学院百家争鸣的情况下,这是首份以媒体和第三方公正调研机构共同合作的中国商学院竞争力报告。
MBA想走,EMBA要留
调查数据显示,50.4% MBA学生抱持着MBA能带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转变而选择就读,其中前三名依次为:留在本行业但跳槽(44.2%)、自己创业(31.2%)和转换行业(25.9%)。整体来说,选择MBA的学生对于学习的过程的学位镀金效果,抱有较高的期待,这个期待容易导致后续就业发展的失落感。目前MBA课程着重在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上的课程,对于各个领域及行业的专门知识培养较为欠缺。因此,在学校环境培育出的MBA人才,空有管理方法及管理欲望,却欠缺行业经验及专业技能,容成为管理上的弱点,对于抱持着能够转换跑道或是自己创业,较少期待能在原单位获得更待遇的MBA们,容易产生眼高手低以及不愿屈居人下的问题;
相对来说,就读EMBA的学生,由于本身以企业高管及企业主为多数,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学习到的管理技能带回到公司应用(77.5%)和利用校友人脉开拓业务(49.5%)。整体都期望借着EMBA的学习能给工作带来充电的效果,迎来新的机会灌注到现有的岗位上。
选择商学院,考察师资和课程
调查数据显示,在选择申请MBA(80.2%)和EMBA(83.6%)商学院课程时,受访者提到最注重的都是专业知识的提升。而人际关系的拓展(MBA50.7%,EMBA61.8%)和开拓眼界(MBA47.6%,EMBA56.8%)则是不可避免的重要附加值。由于关注点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是选择课程时MBA和EMBA相当看重的。但是纵观对于师资和课程设置的偏好和要求,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上面的选择,对于专业性的MBA/EMBA课程设置,基本上没有概念。全国可供选择的专业性MBA/EMBA课程(如:四川大学和暨南大学的医院管理MBA/EMBA课程)较少,特定领域及行业的师资更是不足,光是关注管理学和经济学的专业师资,很快就会遭遇到市场多样化需求的挑战。
课程所在的城市,也是MBA和EMBA学生选择时最为关注的。84.4%的MBA学生倾向不脱产学习,因此,课程在工作地点附近方便学习是最重要的因素(52.3%)。EMBA的学生认为课程在工作地点方便学习(53%)和课程的师资力量(52.8%)同等重要,整体来说,师资和课程设置所能带来的学习成果,比毕业时获得的学位更有价值。但是具体来说,MBA和EMBA学生对于这两项可要求的内容,相当有限。
MBA和EMBA Top10排行
从MBA和EMBA的Top10排名中不难看出,目前排名居于前面几位的课程,主要还是以名牌大学以及行业内营销传播较为积极的品牌为主。目前对于特定学院,特定专业为核心竞争力的MBA/EMBA品牌尚未出现。在一般的MBA/EMBA申请者心目中也难形成特定品牌形象,造成各大名校开设的课程并没有什么差异性的结果。无论是在师资设备,或是教学品质上面,都没有出现鲜明的办学品牌。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针对全国21世纪俱乐部本科以上学历会员中,对于EMBA/MBA计划申请、正在就读及已经毕业的会员,以及猎头公司及企业HR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EMBA计472份,MBA计2486份,猎头公司及企业HR计950份。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