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发改委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40.5%提高到2010年的42.9%,那么,服务行业的这种改变是否真正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并让老百姓有所感知呢?作为“上帝”的老百姓们对哪些服务更满意呢?
2011年零点服务业满意度调查显示:商业服务领域,银行和电信业继续领航,快递和旅游业继续垫底;公共服务领域,社会保障毁誉参半,同时入选“服务最佳榜”和“服务最差榜”,医院服务积重难返,荣登最差服务榜首。
商业服务:银行和电信领航,快递和旅游垫底
我们对21项服务业水平进行了测量,其中包括12项商业服务和9项公共服务。调查显示,商业服务业水平整体优于公共服务。
在最佳服务评选中,银行服务以24.6%的提及率高居榜首,保住了2006年的桂冠(24%)。电信服务在2011和2006年调查中都屈居第二(13.2%,9.6%)。但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的差评率比电信的高(5.2%,2.6%),在商业服务中仅次于旅行社,其中以较低收入者给银行差评的比例更高(城镇低收入:43.2%;农村低收入:62.4%)。
在参评的9项商业服务中,2006年和2011年快递和旅行社服务均在最佳服务评选中列倒数前两位(快递:0.5%,1%;旅行社:0.9%,1.9%)。快递行业的“暴力分拣”、“霸王赔付条款”等饱受诟病;旅游业“购物逼死前国手”、“香港恶导游”等丑闻,更是让旅游服务脸面无光。行业数据也显示,2009至2010年“12305”和国家邮政局网站受理的涉及快递业务问题的消费者申诉就有26619件,同比增长了84.2%。
进一步发现,一些与周边生活相关的小型服务业,如小区便民服务、美容美发服务、小型餐饮服务也难获居民认可,其中,小区便民服务以5.4%的入选率荣登商业服务的“最差服务”榜首。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同时入选“最佳榜”和“最差榜”
公共服务业服务水平虽整体低于商业服务业,但社会保障服务仍以6.4%的入选率成为“最佳服务”第三强,击败了保险和民航业。但同时社会保障在“最差服务”排行中也排名靠前。我们进一步探求了原因,并发现:社会保障之所以入选“最佳服务”前三,很大程度上受益于高收入人群的选择(11.7%),而中、低收入的这一比例分别仅为7.8%和4.9%。公交服务同样出现了同时入选“最佳”和“最差”服务榜单的情况(5.2%,7.5%)。
如果与2006年相比,社会保障和公交服务的最佳排名上升速度很快,分别上升了13个和7个名次,国家在2006左右推行的社会保障和公交改革,无疑推动了这两项服务的进步,只不过进步还不彻底。
医疗位列“最差服务”榜首,就业服务险些“零好评”
总体看来,公众在“最差服务”的评选中提到的前五位都是公共服务:医院(17.5%)、警务(9.5%)、公交(7.5%)、社保(6.8%)、环卫治理(6.6%),而荣登“最差服务”榜首的医院更是以大比分将公共服务差评率整体拉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小城镇对医院的差评率更高,接近三成(27.1%)。这样的结果显示,医疗改革对于医院服务的推动效果并不乐观。
此外,就业服务在“最佳服务”评选中入选率只有0.4%,在所有服务中垫底。在当前低迷的就业环境中,百姓对就业服务雄起的期望更需要实质性作为和进步来满足。
技术说明: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合肥、哈尔滨、南昌、重庆、贵阳、昆明、西宁12个城市,江苏无锡江阴、辽宁大连普兰店等12个小城镇及周边农村地区总计3308名18周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按各地人口规模予以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1.17%。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