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报告”系列之四
中国社科院刚刚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0年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中,公布了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最新完成的《2010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指数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当前老百姓在评判中国的改革开放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态度分化,尽管大多数人对改革做获益判断,但也有部分百姓认为改革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实际好处,甚至还有少数人认为改革使自己遭受了损失。而在评价国家经济和个人经济时,发现“国库充盈但钱包空瘪”的差异感受普遍存在。
多数人认为受益于改革开放,小部分受访者认为利益受损
本年度调查中,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均有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自己家庭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中获得了利益(城市53%、小城镇56.1%、农村68.2%)。相比较而言,农村居民对于改革作出了更高的获益判断。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约三成民众认为虽然改革开放给自己带来了利益,但同时也使他们遭受了损失,且利弊基本相当。更有约5%受访者表示,改革开放使自己最终蒙受了或多或少的损失。
![]() |
“国库充盈,但钱包空瘪”的感受普遍存在
零点集团在历年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普遍规律:城乡居民对个人经济状况的评价与他们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成就的感受间一直存在较大差距。也就是说,老百姓高度评价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成就,但对于自己的经济状况评价较低。而在预期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和个人未来生活时,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反差: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度一直高于对个人生活水平提升的信心度。
![]()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是,GDP高速增长,但人均收入增长乏力;住房、医疗、教育、社保、就业等领域的诸多问题,多年来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压力在加大;贫富分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不公平感开始出现……所有这些,表明国家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并没有相对应地转换成国民的切身福利,而部分民众对改革获益出现负面判断,更是一个值得警醒的信号。
技术说明:此次调查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7个城市;浙江绍兴诸暨、福建福州长乐、辽宁锦州北宁、河北石家庄辛集、湖南岳阳临湘、四川成都彭州、陕西咸阳兴平7个小城镇及其下辖的农村地区总计4143名16 -60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问。数据结果已根据各地实际人口规模进行加权处理,在95%的置信度下本次调查的抽样误差为±0.89%。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