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5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其中5月份CPI同比上涨3.1%,在今年内首次突破中央政府设定的3%的目标,继2007-2008年之后,通货膨胀的压力再次有所强化。而从长期来看,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可能会更大。因此,了解居民对于通货膨胀的实际感受及其物价承受力,进而探讨他们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选择,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将有重要意义。
对此,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于2010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一次通货膨胀调查,并发现:超过六成城镇居民认为目前通货膨胀严重,做出判断的依据主要来自物价上涨对生活的影响;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物价,消费者的可接受度较高,但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商品物价则承受力较低;高收入群体抗通胀能力高,尤其注重开辟新职业,并增加投资理财行为。
生活受物价上涨直接影响,超过六成城镇居民认为目前通货膨胀严重
调查显示:累计有超过六成城镇受访者认为目前的通货膨胀程度严重(60.8%),其中认为比较严重的比例为51.9%,认为非常严重的比例为8.9%。而县城受访者对通货膨胀严重性的判断高出城市将近10个百分点(城市:56.4%;县城:66.2 %)。
进一步调查发现:导致城镇受访者作出通货膨胀严重性判断的主要依据是“生活受到了物价上涨的直接影响”(73.3%)。根据“媒体或他人消息” 及“所在单位的业务影响”而作出判断的比例也分别接近一成(分别为9.7%和8.8%)。
值得注意的是,“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很少被作为人们判断通货膨胀的因素(1.4%),进一步调查则发现:认为统计部门公布的物价指数与个人体会的物价上涨情况一致的比例仅为45%,另外有44.7%表示不相符合。
对于未来一年我国的物价变化,将近八成的城镇居民认为会上涨,其中19.5%认为会持续大幅上涨,57.7%认为会“平稳上涨,但涨幅不大”,而仅有2.1%认为物价会下降。
物价承受力:基本的生活用品可以承受,用于发展的用品还有点勉强
调查显示,尽管城镇居民对物价上涨感受明显,但对于目前的物价水平,54.8%的居民表示可以承受,30.5%表示一般,仅有14.2%表示难以承受。城市和县城居民表示可以承受的比例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分别为55.6%、53.9%)。
对城市居民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对于日常用品、交通及服装等基本生活商品的物价,城市居民基本上可以接受,表示不可接受的比例分别仅为0.8%、2.2%和5.3%;而对于保健品、化妆品及休闲娱乐等具有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商品物价,城市居民表示不可接受的比例则相对较高,尤其是保健品,37.7%的受访者表示不可接受;另外,对于医疗服务、子女教育等特殊商品的物价,城市居民表示不可接受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33.9%和19.1%)。
相对来说,商品房和汽车仍属于高端大宗消费品,它们的价格形成及其变动与通货膨胀的关联不大。调查显示,目前对于商品房和汽车,城市居民基本上表示无法承受其价格(分别为76.8%和71.9%)。
高收入居民抗通胀能力高,尤其注重开辟新职业和加强投资理财
调查显示:如果面对通货膨胀,45.2%的城市居民第一反应是“等待政府采取制止通货膨胀的措施”。同期调查也显示出,超过六成(63.7%)的城市居民对政府能够有效控制通货膨胀有信心,而表示没有信心的比例仅为11.7%。其次,35.4%的城市居民选择开辟新的收入渠道,如兼职、第二职业等,要求加薪及储蓄的入选率也在两成以上(分别为24.1%和21.1%)。而对于投资股票、基金、债券、保险、房地产等理财投资行为,城市居民选择的比例相对较低,整体上都在一成以下。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还有15.6%的城市居民表示自己什么也不做。
与1995年零点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南通和保定六城市的调查相比,城市居民在应对通货膨胀方面“鲜有进步”:1995年人们的首选也是“等待政府采取制止通货膨胀的措施”(45.8%),而且比例与2010年基本一致;要求单位增加工资(26%)、储蓄(20.3%)、购买外币(1.4%)的比例也与2010年一致。
当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10城市居民选择开辟新的职业收入渠道的比例增加(15.4%→35.4%),人们表现出了更加积极的应变意识;二是理财及投资行为增加,而且可选择的投资产品也更多。如投资房地产(7.4%)和收藏品(7.3%)的比例分别高出1995年5个百分点以上,在保险、债券和股票的投资选择上,2010年的比例也都在6%以上。
资料来源:1995年和2010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进行的“通货膨胀”系列调查。
进一步调查显示:城市高收入群体抗通货膨胀能力更强,如果面临通货膨胀,他们有更多的能力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源来进行应对,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政府采取措施”(高收入:28.2%,中低收入:46.3%),尤其是在职业渠道开辟和理财投资行为上。调查显示,40.1%的高收入群体表示会开辟其他职业渠道,而低收入群体的这一比例仅为32.5%;同时高收入群体在各种投资行为上都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行为倾向,其中分别有20.1%、15.8%和15.2%表示将会投资收藏品、房地产和股票,而中低收入群体的比例仅为6.4%、7.1%和5.9%。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变化的晴雨表,通货膨胀将对居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对于抗力更弱的低收入群体来说。因此,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对于如何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政府需要有更多前瞻性的考虑。另外,基于最大限度上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的前提,我们也鼓励人们不仅依赖于政府,要尝试更多开发新的增加收入或弱化物价压力的路径,当然国家、舆论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在这方面作些有效的和有益的引导。
0
推荐